| 电力概况

创业艰难 经验珍贵——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力工业发展回顾

来源:电联新媒

作者:赵文图

时间:2021-06-23

电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中国社会形态的变迁,以新中国成立为界,我国电力发展可相应划分为两个时期:从1882年电力工业的开端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约67年,为第一个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70余年,为第二个时期。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第二时期又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前67年,我国电力的发展的基本情况是,起步不晚,但步履艰难,畸形发展。为什么步履艰难,畸形发展?因为当时我国处于内忧外患,战乱不止的社会环境,怎么会有电力工业的协调快速发展呢?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电力发展规模空前扩展,发展水平世界领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为我国电力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强大动力,这已是人们的共识。

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看,最值得研究的是第二时期第一个阶段,即新中国建立之初的30年中,电力工业是如何发展的。这是一个艰苦探索的阶段。探索可谓艰难,经验尤其珍贵。没有这个时期的探索及积累的正反经验,也就难有改革开放,难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电力工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本文梳理这一时期我国电力工业曲折的发展脉络,反映当时广大电业职工艰苦创业的精神,探索电力工业发展的得失及经验教训,旨在不忘历史,珍惜今天,期待电力工业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也标志着中国的电力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截至1949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只有184.86万千瓦,年发电量为43.1亿千瓦时,分别居世界第21位和第25位。这就是旧中国电力工业惨淡经营67年留下的“家当”,也是新中国电力工业的起点。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近30年的时间,包括经济恢复、“一五”“二五”三年调整、“三五”“四五”和“五五”的前期。这一阶段,尽管有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和“十年动乱”的干扰破坏,但新中国的成立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激发了广大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总的看来,党和国家发展电力工业的方针政策也是正确的,因此电力工业仍然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30年间新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67年。1978年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和当年发电量分别比1949年增长了29.9倍和58.7倍,世界排名提升到第八位和第七位。而且,培养出了一大批有觉悟、有能力、懂技术、会管理的电业职工队伍,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提供了保障。

实践证明,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优越性。

这个阶段的电力工业,如同国家整个经济工作一样,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获得较快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因为常年战乱,工矿企业停工停产,经济凋敝,财政困难。电力工业百孔千疮,电厂凋零、设备残缺、电网瘫痪、运行艰难。1950~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是新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

1950年2月19日至3月2日,第一次全国电业会议召开。会议明确了经济恢复时期电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任务:保证安全发供电,并准备有重点地建设两三年内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电源设备。在此总方针下,大力改进技术和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开展民主改革工作,努力消灭事故、并贯彻定额管理,达到质好、量多、效率高与成本低的目标。

围绕电业恢复工作,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布1952年煤电油生产控制数字及各项生产方针。燃料部先后制定了《关于所有电力系统一切设备的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电气事业处理窃电暂行规则》。1951年8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充分发挥潜在能力是人民电业的经营方针》社论,强调要把设备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并称这些工作“乃是把旧电业改造为人民的电业”。

新中国建立之初,党和国家就高度重视电力工业。这个期间,毛泽东主席曾致信致电电业职工,希望他们团结一致,努力工作,为完成国家的任务和改善自己的生活而奋斗。朱德总司令亲临全国水力发电工程会议大会并作重要指示。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会议,通过《全国水力发电工程会议报告》,明确了水电建设的方针与任务。

1950年9月25日,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刘英源等19位电业劳模参加。这些劳模带领广大电业职工,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电业工作,表现出了空前的劳动热情。他们改进和加强技术管理,建立生产责任制,开展无事故运动、反事故斗争,同时大力修复发电设备,开展民主改革,加强定额管理,降低消耗和成本。

经过3年努力,残缺设备基本恢复了铭牌出力,被动的生产局面迅速好转,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至1952年底,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96.4万千瓦,当年发电量达到72.61亿千瓦时。在发电设备容量增长6.2%的条件下,发电量增长了68.5%,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增长了61%。

这个期间,在燃料工业部领导下,组建了电业管理总局,其管理范围逐步扩展到全国,并成立大区电业管理局;成立了全国水电建设领导机构水力发电工程局。国营电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实行政企合一,以中央为主、中央与地方双重管理的体制。这为以后电力体制的变化调整奠定了基础模式。

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1953~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奠定我国工业化基石的重要时期。“一五”计划的制定,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启动。

“一五”计划编制,经过认真研究、反复修改,历时5年,经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正式通过。同时,中共中央制订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并提出“煤、电和石油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先行工业”。“一五”能源基建投资占到整个工业投资的25.5%。

“一五”计划明确:“为适应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工业地区建设的需要,必须努力发展电力工业,建设新的电站和改造原有的电站。”“一五”期间,贯彻以火电建设为主的方针,掀起了电力建设高潮,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新建和扩建了76个水火电站,新增发电设备247万千瓦,超过计划20.4%。五年计划提前一年超额完成。1957年,全国装机容量达到463.5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01.90万千瓦),年发电量193.35亿千瓦时。五年年均增长率,装机容量为18.9%,发电量为21.9%。

“一五”期间,投产6000千瓦以上的火电机组达89台、共141.05万千瓦。第一台国产6000千瓦机组于1956年在安徽淮南电厂投产。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有23项火电,共计136.5万千瓦,其中70.2%在“一五”期内发电。1953年开始建设的富拉尔基热电厂2.5万千瓦机组,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台高温高压机组。这期间,完成了丰满水电站的恢复和改建任务,建设了狮子滩等一批中型水电站,开始了黄河、长江以及其他大江大河的开发规划工作。

旧中国除少数地区外,大多是以城市为中心由孤立电厂和低压电网供电。“一五”期间,电力网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地区性的35、110、220千伏电压等级的电力网,开始出现或得到扩展。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110千伏线路、第一条220千伏线路均出现在这一时期。

“一五”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也是电力工业发展最好的一个时期。“一五”计划的胜利实施,开创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为制订和实施第“二五”计划积累了成功经验,打下了物质基础。

1956年9月,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的建议》。1958年1月,中共中央南宁会议提出“水主水从”的电力工业发展方针。1958年5月,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正式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各条战线迅速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1958年初,电力工业部和电业工会全委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组织生产建设新高潮的指示》。根据总路线的精神,电力工业也提出了发电量15年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目标。“大跃进”期间,较好地完成了电力建设任务,涌现出一批进度快、工效高的工程。如果仅从数量看,1958-1960年的电力发展速度是空前的。3年间新增火电机组563.02万千瓦,1960年发电设备容量达到1191.83万千瓦,当年发电量达到594.24亿千瓦时。3年发电设备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37%,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6%。

然而,由于片面追求“高速度”,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造成了严重失调。有1000万千瓦以上的水火电项目被迫下马;为追求千瓦数,搞“先简后全”“简易发电”,一些新增的发电容量形不成生产能力,需要“填平补齐”。据统计,因违背基建程序、导致质量问题或因条件不具备,火电工程有48项、200多万千瓦被迫停缓建;水电工程更为突出,有33项、857万千瓦被迫停缓建,经济损失达4.26亿元。在生产上违背科学,搞超铭牌运行,破坏了生产秩序,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为了解决“大跃进”中的问题,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电力工业实行调整方针,贯彻《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即工业七十条),压缩基建规模,精简企业职工,加强企业管理,开始进行“二五”后两年的调整工作。

从“二五”计划执行5年综合情况来看,电力工业仍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1962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03.72万千瓦,发电量达到458亿千瓦时。5年中,发电设备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4.3%,发电量平均增长率为22.5%。电力工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国产2.5万千瓦、5万千瓦汽轮机组和7.25万千瓦水轮机组投运。全国10万千瓦以上的电网已由1957年的7个增加到1962年的22个,东北南部电网设备容量达到317万千瓦,成为当时最大的电网。

1963~1965年为三年经济调整时期。电力工业完成了215万千瓦发电设备的“填平补齐”,使已有的1300万千瓦发电设备基本上达到安全满发。尽管基建规模缩减了,3年中发电设备容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5%,但由于“填平补齐”,已有设备发电能力提高,3年发电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4%。

这个时期,继续贯彻《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进行企业整顿,推动电力企业的制度建设,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积极开展职工培训,提高电力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同时做好基建前期工作等,为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打下基础。

这个时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国家第一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大规模农电建设。1963年压缩基本建设,电力基建投资只有2.5亿元,而农电投资占了2.4亿元。由于大抓农电建设,农电设施成倍增长。以农村配电设施为例,1963~1965的3年中,3~10千伏线路长度增长了1.18倍,3~10千伏变压器容量增长了1.12倍,这是农电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

经过这三年调整,国民经济明显得到恢复,经济关系逐步协调。1965年全国装机容量达到1507.63万千瓦,三年新装机容量203.91万千瓦,年平均增长率为5%;发电量达到676.04亿千瓦时,三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3.9%,设备利用水平和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1964年6月,中共中央提出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初步设想,并确定了一、二线的战略布局和建设大三线的方针。1966年,“三五”计划开始执行之时,“文化大革命”不期而至,且延续达十年之久。

纵观十年“文革”期间,一方面“文革”给电力工业带来强烈的冲击,极左路线的推行和错误的工作指导思想,使生产秩序受到破坏,电力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大批经过共产党多年培养教育的电业干部职工,坚守工作岗位,维护电力生产建设秩序,使电力得到了较大发展。

“文革”初期,电力企业生产秩序基本正常。1966年发电设备容量增长12.88%,发电量增长22.07%。但自1967年初开始,掀起“夺权”高潮,生产秩序被打乱,而且持续地批判“唯生产力论”“利润挂帅”“物质刺激”“专家治厂”,把规章制度视为“管卡压”。电力科研机构解散、设计队伍下放,电力生产和管理受到严重冲击。

1967年发电量只完成773.75亿千瓦时,年增长率降为-6.24%;1968年发电量继续下降,比1967年再下降57.88亿千瓦时,年增长率为-7.48%。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在电力建设中,推行“靠山、分散、进洞”(简称“山、散、洞”),带来很大的后患,也影响了建设进度。1967年、1968年发电设备容量仅增加216.54万千瓦,而且几乎都是续建的老项目。

在缺电日趋严重的形势下,1969年4月,水电部军管会在京召开“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座谈会,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把主机组出力提高50%左右”。1970年5月召开全国电力工业增产节约会议,提出到1972年要实现“一厂变一厂半”。由于强制提高发电设备出力,使得生产事故不断增加,连续发生发电机烧毁、汽轮机断叶片、锅炉爆管等事故。据不完全统计,1971~1974年损坏的6000千瓦以上机组达38台,总容量112万千瓦。

“三五”期间,虽然处在动乱之中,但由于电业职工恪尽职守、排除干扰,后两年的生产与建设都有所恢复。截至1970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达2377万千瓦,比1965年增加869.37万千瓦,5年平均年增长率为9.58%。当年全国发电量为1158.62亿千瓦时,5年平均年增长率11.4%。但“三五”没有完成装机计划,缺电局面更为严重。1970年,全国有33个10万千瓦以上的电网,将近一半的电网严重缺电,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1970年2、3月间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拟定了《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草案)》,确定电力工业“四五”新增发电设备容量2420万千瓦,全国发电量达到2000-2200亿千瓦时。这是一个几乎翻番的高指标。鉴于严峻的经济形势,1973年7月,国家计委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对“四五”计划纲要进行了调整,压缩了发电量指标。

然而,“四五”计划的执行并不顺利,一次一次的重大政治事件以及泛滥的极左思潮,持续影响着包括电力工业在内的国家经济社会生活。1972年批判极左、恢复企业管理秩序不久,1974年初“批林批孔”,国民经济又出现严重的混乱局面,当年发电量只完成1685亿千瓦时,增长率1.3%,是“四五”期间增幅最低的一年。好在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雷厉风行地实行全面整顿,国务院发布114号、159号文件,对恢复电力工业生产秩序与加快电力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75年发电量完成1958.4亿千瓦时,比1974年增长16%;当年投产新机446万千瓦,创历史最高记录。

“四五”计划实施结果,电力工业没有完成原计划指标,但完成了调整后的计划指标。至1975年底,全国拥有发电设备容量4340.6万千瓦,5年新增容量1963.6万千瓦,年平均增长率达12.8%;全国年发电量为1958.4亿千瓦时,年平均增长率11.1%。

这期间,国产首台10万、12.5万、20万、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和国产首台15万、22.5万、3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相继投运。许多电网发展成为以220千伏线路为骨架的全省统一电网或跨省电网。随着刘家峡水电厂的建设,1972年我国第一条330千伏线路投运,330千伏的陕甘青电网形成。

电力工业“三五”“四五”计划中,三线投资占了较大比重,特别是三线水电建设。电力工业贯彻“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积极推进“三线”电源和电网建设,并组织行业对口支援。这期间建成的三线建设项目刘家峡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水电站。开工的三线建设项目有葛洲坝、乌江渡、龚咀水电站和秦岭电厂等一大批水、火电项目。多台列车电站调迁到三线地区,为军工、铁路、煤矿、钢铁、电厂建设服务。

“五五”计划(1976~1980年),正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电力“五五”计划及十年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有急于求成的影响,其实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1976年,共和国经历了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喧嚣中,又发生了伤亡损失惨重的唐山大地震,共和国创立者相继辞世,随后“四人帮”倒台。电业职工经受了严峻考验,在坚守中迎来新的希望。但由于各种干扰影响,“五五”前3年电力发展速度反而减慢了。全国发电设备容量增加到1978年的5712.21万千瓦,3年净增1371.61万千瓦,年平均增长率9.6%。全国年发电量增长到1978年的2565.5亿千瓦时,年平均增长率9.4%。

“五五”后两年,贯彻中央经济调整方针,主要是解决比例失调问题。“五五”计划执行结果,发电量完成3006亿千瓦时,超过3000亿千瓦时的原定计划;装机容量达到6586.9万千瓦,没有完成6800万千瓦的目标。但电网进一步扩展,500千伏线路工程开始建设。特别是电力改革正在酝酿之中,电力建设利用银行贷款、集资办电试点开始起步,预示着一个电力发展新时期的到来。

从1949年到1978年,电力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探索电力工业发展规律的过程。经济恢复时期之后,既有“一五”计划的胜利实施,也有“大跃进”的严重失误;既有三年调整的显见成效,也有“文革”中高指标、超铭牌,重蹈“大跃进”的覆辙;既有1975年全面整顿的振奋人心,也有粉碎“四人帮”后的急于求成。这30年的中国电力工业可概括为:曲折前进,快速发展;失误不小,成绩巨大。此中的经验、教训都非常深刻。

特别是从“大跃进”到三年调整,这一时期的大起大落更为典型。1963年3月,国务院批转水电部关于全国电力工业会议的报告和刘澜波副部长的工作报告。报告称,1958年以来,电力工业生产建设积累的经验教训是极为丰富的。其中关于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电力工业必须先行,以及科学的技术经济政策、电网的集中统一管理、遵守基本建设程序等,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至于“文革”中的情况更说明,没有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电力工业及整个经济建设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没有辜负新中国,没有辜负新中国电力工业。截至2020年,我国电力装机已经达到22亿千瓦,且非化石能源装机占到44.8%;当年发电量达到7.62万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例达到33.9%。电网水平引领世界发展。这种规模与水平,与改革开放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今日非昔日可比,但并非与昔日无关。九层高台,起于累土。这其中既有物质基础的填筑、技术水平的积累,也有电业精神的传承、历史经验的汲取。

历史是教科书。梳理新中国成立后近30年电力工业发展脉络,进而纵观近140年的中国电力工业历史,不需深入的论证,就不难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社会需求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因;

国家独立、社会安定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党和政府的重视及正确的方针政策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客观经济规律和电力技术特性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技术进步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本质属性;

改革开放是电力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特别声明

国际电力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电力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电力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电力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电力信息推荐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