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行业分析

行业研讨 | 新形势下的能源安全挑战及发展路径展望

来源:绿色金融60人论坛

作者:王志轩

时间:2022-07-13

能源电力安全的内涵及层面

能源安全是以供应安全为核心,以绿色(环境、低碳、生态)、经济要素为约束的整体。谈到能源安全问题时,不应仅局限在经济层面,还应关注环境问题。“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在我国,“清洁”主要指的可能是对污染排放的控制,充分体现了能源战略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高效”主要注重能源战略的经济投入和效益的关系,表现能源战略对于经济层面的考虑。

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要坚持“四个革命,一个合作”。2014年习总书记提出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主要包括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价值体系以低碳清洁生态和价格竞争力为支撑,以能源安全为最高点,价值体系核心是能源供应的充足、稳定、可控;方法体系以生产革命、消费革命为基础,科技革命、体制革命、国际合作为引领,以消费侧的节约、供应侧的多元、注重效能、创新、竞争为核心。

我国能源安全的发展需要从国际视野和长远发展角度为考量,在发展中持续推进,以科学供给满足合理需求,突出重点。2021年10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讲话时指出,“能源安全事关发展安全和国家安全。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能源需求不可避免继续增长,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提高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要针对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优化煤炭产能布局,根据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先进煤电,继续有序淘汰落后煤电。”

能源电力特点及能源安全挑战

能源消费在近20年左右快速提高,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但依旧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数据来看,世界范围内,2020年主要国家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结构中,中国占比为85%,化石燃料中煤的占比高达57%,在主要国家中属于最高比重。截至2021年,中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达到了52.4亿吨标煤。随着双碳政策的逐步落地,煤电占比将进一步下降,截止到2021年末,煤电虽然依旧占总发电量的60%,但是煤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18%和22%。

能源消耗不会突然下降或者突然升高,能源结构的转变也不会一蹴而就。虽然目前低碳电力发展迅猛,但是我国的电力系统仍然处于高碳水平,未来随着我国煤电机组效率不断提高,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会逐步下降。未来煤电占比能否下降需要在能源结构安全、供应链安全、技术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做好保障。

总体而言,我国在减污降碳的同时需要充分保障能源总量供给,减少对外依存度,保证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逐步降低高碳能源比例;要关注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安全问题以及转型成本。

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及电力发展基本思考

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虽然现阶段我国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能源需求和电力需求仍然呈现增长趋势。我国2020年的用电量是7.5万亿千瓦时,根据预测,2030将达到10.7万亿,2030-2050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保持在2%的水平,预计到2050年达到16万亿千瓦时,与2020年相比翻倍。2050-2060年,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为0.6%,预计2060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7万亿千瓦时。

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大致呈现为,在碳达峰之后,或将呈现稳中有降,逐步下降且越来越快的趋势。考虑为这条路径的主要依据有两个。第一个是能源经济系统的惯性;第二个是碳中和的核心需要靠技术引导,而依据技术的发展规律,可能到2035年之后,能源技术的突破会极大地带动碳排放的下降,实现碳中和目标。

保障能源安全需要确保能源供应,要采用多目标平衡,多渠道增加能源供应。以煤为主是我国能源的基本国情,实现碳达峰也必须立足于此。煤电发展的前提就是立足于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如果传统能源的逐步退出,不是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就会对经济社会造成冲击。

总体而言,电力系统节能降碳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系统性、全局性、因地制宜原则。底线思维是指,最低限度地新建煤电或者不新建不必要的煤电;系统性是指煤电装机增减要系统考虑电力供需平衡、热力供需平衡、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以及煤电机组运行年龄等四个系统维度;全局性指的是煤电装机增减要全面考虑投资者利益,还有资金链、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地方发展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是指煤电项目的建设应考虑该项目对于项目所在地的影响。能源安全问题具有系统性,能源结构的调整需要“一厂一策”、甚至“一机一策”,因地制宜,防止一刀切,同时还需从管理制度上予以实施保障。

特别声明

国际电力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电力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电力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电力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电力信息推荐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