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应用案例
来源:南方电网报
作者:孔德伟 滕德云
时间:2023-06-02
“一直以来,电力线路的红外测温数据处理每次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如今采用我们自主研发的红外(IR)数据智能分析处理机器人,不到6小时,便可以完成原本需要7天才能完成的10千伏党岩线全线红外测温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近日,贵州电网首个“红外(IR)数据智能分析处理机器人”在贵州电网公司贵安供电局上线。
该机器人由贵安供电局智能作业班自主研发,历时3个月,避免了“无人机俯拍测温易受环境中车辆、火堆等发热点影响,造成误识别”、“红外数据点测温结果输出有偏离极大的测温值”等问题,最终研发成功,达到了机器自动输出报告,取代以往纯人工数据分析的效果。该机器人可将大量红外图像的RGB图像数据提取出来,并通过数据转换计算出非常准确的温度值,简单、高效、快速地识别出温度异常的电力设备,自动生成线路全线红外缺陷报告,实际每条线路节约时间成本90%的功效。
据该局智能作业班班组技术员黎旭东介绍,班组每次采集线路红外数据,都需要耗费至少3倍数据采集的时间去分析处理红外数据,在1天的无人机红外测温后,至少要一周才能整理出缺陷报告。“利用红外(IR)数据智能分析处理机器人只需选取红外图像数据目录,3分钟内即可实现自动导出电力设备温度异常缺陷报告,一键式操作非常方便快捷。”
下一步,贵安供电局将持续深化配网无人机红外测温运用,在年底前实现贵安输配电线路无人机红外测温全覆盖,全面提升输配电线路运维工作质效,并持续深挖优势潜能,为建设安全可靠电网提供坚强支撑。
国际电力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电力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电力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电力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中国能建华北院 3小时前
中国能建西北院 3小时前
中国能建广西院 3小时前
图片正在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