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展回顾

SNEC首届“AI+能源与能源数智化高峰论坛”完美落幕

来源:国际能源网

时间:2024-10-16

从互联网+到AI+,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推动能源结构与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技术革新带来的巨大变革。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智能电网、智慧能源管理、以及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都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加持。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还促进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大背景下,SNEC首届“AI+能源与能源数智化高峰论坛”日前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召开。

 

本次论坛由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C组委会主办,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和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联合主办;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能源互联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上海电力大学、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协办;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碳达峰碳中和专委会、湖州新能源云碳中和研究院为会议成功举行提供重要支持。

 

论坛主席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军威,联合主席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教授高文胜、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综合智慧能源专业委员会会长教授级高工赵风云,论坛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SNEC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教授级高工林承桢,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C组委会副秘书长竺新原作为论坛组织者和策划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AI技术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和产业应用正在快速发展,SNEC在能源互联网论坛基础上设置AI技术与应用论坛,本届论坛以“AI+能源与能源数智化——赋能储、氢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聚焦于通过人工智能推动储、氢技术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应用。SNEC AI技术与应用论坛将聚焦大模型、算法、算力,从政策、规划、理论、科研、技术、标准、应用上,组织政、产、学、研、用与专家企业家等各方面专业人士进行研讨。参会者将聆听能源与信息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的前沿见解,探讨人工智能在储、氢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挑战,与同行建立联系,拓展合作机会,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论坛执行主任林承桢先生率先致欢迎词:SNEC首届“AI+能源论坛”,分为四部分:主题致词、主旨讲演、主题讲演(技术与应用)、主题座谈。这四部分有机结合,即形成一个逻辑闭环,又形成思维离散环境,为下届主题聚焦做准备,我们邀请到学界、能源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延长石油、风光储行业)、工业界(罗克韦尔、西门子)和信息界(腾讯)20位专家们从整体架构和高度融合上多维角度讲演,来分享演绎主题。在此代表论坛组织单位热烈欢迎政、产、学、研、用与专家企业家等各方面专业人士参加会议。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SNEC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教授级高工 林承桢 先生

 

原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徐锭明先生主题致辞:

同志们,非常高兴参加AI论坛, AI的革命性已形成共识,AI的革命冲锋号已经吹响。最近世界发生了关于人工智能重大的事件,所以我写了一个前言,在SNEC会议上增设了人工智能专题,这是SNEC会展历史性的重大历史性的转折。同志们,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不打就垮,所以我们必须把AI当作生产革命,生产关系革命,认知革命和社会革命,否则我们会一打就垮。AI就是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全世界都在ALL in AI。

未来的电力工业往哪里去,未来的电力工业是什么?未来的能源工业必须走向四个永不、五个任何,永不中断的能源、永不中断的网络、永不丢失的数据、永不丢失的诚信。未来的能源必须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设备、任何网络都要把我们送到物理世界和智能虚拟世界,让我们享受智能化生活和智能化生产。未来的整个电力工业必须走向这个方向,电力工业规律要根本变化,从即发、即送、即用必然要走向即用、即送、即发。人类进入到新的电能时代,新的电气化时代,新的电驱动时代,我们必须第一摸清自变量,第二平衡因变量,第三调整可变量,第四找到新平衡。

万物互联网,处处区块链,万物token,事事新合约,设备全智能,后台发指令,资源讲平衡,生产讲自主,消费讲共享,社会讲自治,数字经济兴,货物天下通,互联又互通,全球一家亲,我的数据我做让我们一起来迎接AI时代,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人民需要新的“三高”,生态的高颜值,发展的高素质,生活的高品质。我们开本次会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我们开会就是为子孙种得来年谷,修取来生福,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土地更净,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续发展,谢谢。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

徐锭明先生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西蒙菲莎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刘江川先生主题致辞时提出,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的发展,全球能源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前沿技术路径,整合新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储能及充电基础设施的一体化能量管理日益成为创新焦点。大模型可从大量复杂的发电、制氢等数据中提取信息,优化源网储,包括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等多个环节。在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储能平衡供需成为关键问题,大模型通过对多模态的历史数据分析及未来需求预测,优化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通过集成配备备用电源与移动边缘计算模块的5G基站系统,最终构建集通信-计算-储能于一体的新一代智能化城市基础服务系统,这一过程需要算法支撑。AI技术的应用面临挑战:部署在边缘设备上的大模型受限于计算资源要求、数据的偏差和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影响模型决策的可靠性。因此,需优化大模型效率并形成算法体系,确保其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应用效果。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西蒙菲莎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刘江川先生

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C组委会副秘书长竺新原女士负责主持主旨演讲环节,本阶段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储、氢新质生产力发展”展开演讲。

 

上海新能源行业协会、SNEC组委会副秘书长竺新原 女士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先生以《AI与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他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在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无处不在,比如在医疗,交通,客户服务,农业,工业等,这是数字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成果,在能源电力领域更是如此。能源电力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绿色转型是必然趋势,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路径。在落地实践方面,源头清洁化,消费侧以电为中心,电能替代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具有海量元件和海量数据的系统,要间歇的不确定的新能源来保障波动负荷的安全可靠用电,实现瞬间的供需平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大量工作要做,需要技术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其中数字化、人工智能是关键支撑技术。

实际上,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生产运行、优质服务、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我们能够享受到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发电和电网企业的贡献显而易见,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的支撑也是功不可没。比如调度,基建,生产运行,客户服务等每一个领域都有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让能源电力系统,在规划阶段布局更科学,在建设领域更高质高效,在生产运行方面更安全可靠。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还会有非常大的潜力。就像浩瀚的星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现在不可能的,将来可能,现在还没有想到的,将来会出现。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

兼秘书长 孙正运先生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女士以《算力互联网加速能源数智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并由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政企部副主任董恩然先生代表其演讲。他指出,全球算力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算力供给利用率上游较大提升空间。为打造普惠算力公共服务设施,使全网算力精准匹配用户需求,需要打造一个标准化、可调用、可查询、可对话的算力互联服务能力。同时基于算力互联,面向算力应用与调度需求,以算网云调度操作系统和高性能传输协议为基础,增强全光网、弹性网络等能力,提升异构计算能力,实现算力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的算力互联网。在能源数智化领域中,能源企业通过算力互联网能够高效利用全球范围内的算力资源,支持各种复杂的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以及其它高性能计算任务,为各种能源应用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算力互联网的加持下,能源数智化转型也呈现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节能增效等方向发展,对促进能源行业实数融合,协调多网融合,发掘数据价值,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 栗蔚女士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政企部副主任 董恩然先生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人工智能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鹏先生以《AI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题发表主旨演讲(线上)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责任公司首席人工智能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鹏表示“在配网和用户侧,源网荷储并存,电动汽车、储能设备、虚拟电厂等柔性负荷的复杂多变性影响了系统的可控性能。电网监测、保护、控制系统更加复杂,安全性风险进一步增大。”,为了应对转型挑战且提升运营效率,数字化技术成为关键的支撑。

据悉,去年9月,南方电网发布了基于模型和服务架构的全面国产化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已纳管南方电网全网370推立节点,超过1200个算法实例,总调用次数超过4.6亿次。在广西,南方电网开发了输电视觉垂直大模型,使线路缺陷识别效率提高了5倍,准确率提高了15%,投运后已经累计调用2300万次。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人工智能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鹏先生

 

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曹军威先生以《人工智能+能源——能源数智化与算能融合》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曹军威提出,人工智能大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今年两会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本报告从“AI4Energy”和“Energy4AI”两个方向具体解析“人工智能+能源”的内涵。“AI4Energy”主要体现在以算促能的能源数智化方面,并重点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Energy4AI”主要体现在以能补算的算能融合方面,并从能量、信息、业务和价值四个层面详细介绍算能融合关键技术。本报告最后指出“人工智能+能源”是“互联网+能源”(能源互联网)的延伸,符合信息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

 

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 曹军威 先生


在主题一的“ AI的技术发展阶段”的主题演讲阶段,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军威 先生担任主持人。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能力中心经理徐晓东先生以《罗克韦尔边缘人工智能架构》为主题发表演讲。

徐晓东强调:近年来,罗克韦尔自动化在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边缘侧预测模型产品的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FactoryTalk Edge AI解决方案,我们能够在数据产生的源头进行实时分析和预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这些解决方案集成了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包括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在边缘侧快速识别模式、预测故障并优化运营。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帮助企业实现了从数据到洞察的快速转变,从而推动了工业4.0的进程。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先进且实用的解决方案,助力其实现数字化转型。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能力中心经理 徐晓东先生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团队主管罗子涵女士以《工业AI-助力中国制造从量大到质强》为主题,发表演讲。

罗子涵指出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工业界在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现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化的环境,高效生产的市场压力,技能型劳动力短缺问题,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复杂度等等。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也为工业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变革。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在工业界各垂直行业陆续落地,AI技术从规划设计,生产制造到企业运营管理,在全方位为行业带来影响与变化。本演讲将结合西门子在工业AI方向的实践经历,聚焦于生产制造环节,简要介绍以工业边缘与人工智能为主的新质生产力,如何落地工业制造,为企业带来利润和效率的双重提升。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团队主管 罗子涵女士

 

腾讯能源与资源行业生态负责人刘秋娜女士以《科技向善 腾讯科技助力数字能源》为主题,发表演讲。

刘秋娜提出:我们描绘了数字化与能源互联网融合的光明前景。在双碳战略和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企业拥抱AI并且积极出海,腾讯云可以助力能源企业构建微电网和能源互联网并联合生态为企业建设综能工厂。她还介绍了腾讯云的Saas服务能力,其支付服务简化了企业的资金结算流程,电子合同签约服务确保了业务履约和数据安全、腾讯的LBS地理位置大数据能力助力企业精准选址和客户进行积极互动;收付通支持光储充一体化推动能源合同管理;知识引擎和数字人技术则提升了营销互动的真实体验。最后她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智慧办公过程中价值,并分享了大量的技术实践案例帮助企业更好的理解数字应用的的价值。期待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能秉承“科技向善”的理念,用好数据,用好AI,借助技术的辅助创造永恒的能源,助力社会向更加幸福的方向发展。”

 

腾讯能源与资源行业生态负责人

刘秋娜女士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设计中心部门经理张茜歌女士以《轻量级AIOT芯片推动电力物联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

张茜歌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推进下,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新型负荷快速增长,以及微电网、虚拟电厂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加入,使得电网稳定运行挑战陡增,行业亟需运用智能化手段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理论、新方法,攻克系统稳定控制难题。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数据价值挖掘、驱动电力业务优化升级上表现出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AI在发电、调控、配电、巡检、客服等场景的深层次应用,为优化电网运行控制体系,赋能电力生产力提升带来巨大的价值和优势,成为推动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关键。电力物联网中接入海量边端侧设备,对于计算资源的需求十分庞大,对系统响应时延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满足局部最优、快速响应、准确计算的需求,边端侧设备对算力的需求日益凸显。智芯公司针对此需求,推出边侧和端侧全系列AIoT芯片产品,通过打造完整的芯片应用生态,智芯实现了新型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芯片及终端产品的全面覆盖和深度国产化。其中,混合计算HcMCU作为智芯公司的新一代MCU产品,实现了控制与人工智能计算的深度融合,提出电力专用的芯片混合架构,研发系列化芯片产品,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需求。未来,智芯公司将持续探索混合计算芯片设计和应用技术,持续深耕轻量级AIOT芯片领域,推动电力物联网高质量发展。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设计中心部门经理 张茜歌女士

 

在主题二的“ AI的技术应用”的主题演讲阶段,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SNEC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席林承桢先生担任主持


南京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庞海天先生以《基于复合大模型的新能源智能运维解决方案》为主题发表演讲。

庞海天提出:近年来新能源智能运维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数据模态单一、异常信息处理效率低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业界正在探索智能化、自动化的运维新思路,其中多模态大模型已成为未来电力基础设施的关键。江行智能提出基于复合大模型的新能源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复合大模型融合上游任务(大模型)与下游任务(小模型),通过大小模型协同提高多模态处理能力,并整合智能数据管理和专业领域知识,可提供异常推送、智能报表、辅助决策和智能问答等功能,大幅提升运维效率与精准度。同时,基于自研AutoEdge全流程智能训练与部署平台,进一步加速数据收集标注及算法训练升级速度,多模态大模型可以实现快速增量学习,轻松实现表计识别、状态判别等百余种核心算法,覆盖电力系统多个关键领域,基于复合大模型的新能源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已应用在风电场与光伏板故障智能定位与快报生成、红外诊断升压站带电设备状态评估等领域,可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及损坏、迅速定位设备故障原因并形成诊断报告,提升运检智慧化决策水平。

  

南京江行联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庞海天先生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刘登峰先生以《AI赋能零碳智慧园区的应用》为主题发表演讲。

刘登峰提出:园区是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构建的同时,园区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较高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在绿色发展的大潮下,“零碳园区”建设对双碳战略落地发挥着重要作用。AI是当前发展生产力重要赋能技术之一,AI技术和零碳园区结合,能够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金风科技数字化团队利用AI技术应用于五大关键场景:一在图像识别方面,通过在风机的测风塔上安装云台相机,实现了对叶片的实时监测,有效识别结冰、断裂和裂纹等潜在风险。二在智能故障解析方面,该系统能够将非结构化的文档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知识,并提供语音和文字查询功能。这不仅提高了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有助于知识的传承和共享。三在声纹诊断方面,金风集团将其作为叶片诊断的辅助手段。四金风集团还开发了AI专利标引分类检测工具,帮助专利人员自动分类和传递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相关专利。这一创新大大减轻了专利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五金风集团强调AI技术的工程化和平台化是实现实际应用的关键。通过流水线化的工作流程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整合,成功提升了AI应用开发和规模化交付效率60%以上。金风集团通过数字化实践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 刘登峰先生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储能行业总监缪楠林先生以《新能源电力系统构网控制和稳定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为主题,发表演讲。

缪楠林提出,新能源的高速发展,给电力系统特性带来了巨大变化。低机械惯量、低电压强度、低短路比、弱阻尼等一系列问题,使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全球电力控制领域前三甲,国内电力控制保护龙头,南瑞继保在沈国荣院士的带领下,出于对中国电力发展的历史责任感,早在2011年开始研究规模化新能源稳定性问题;2018年在业内首先提出构网理念;经过大量工程实践实证,2020年确定了过载能力和其他关键性能指标。最终从电源和电网不同特性需求,进行储能本体控制和场景协同控制两方面深入研究,形成了理想同步电源构网技术和多时间尺度多目标“源网荷储”控制技术。2021年构网型储能产品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2022年进入大规模工程应用,已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实施了50多个项目,累计项目超2GW。

南瑞继保理想同步电源构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年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迭代,不是复制照搬既有技术,并在工程现场进行了强网、弱网、孤网多场景的人工短路试验、励磁冲击试验等稳定验证,证明了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南瑞继保还将理想同步电源构网技术应用到静止调相机、构网SVG、构网柔直等技术路线,在业内唯一实现全系列多场景构网装备的应用,诞生了多个“世界”记录:世界最大规模构网储能、世界最大容量构网换流器、世界首套静止同步调相机、世界最大容量构网型SVG等。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储能行业总监 缪楠林先生

 

国家电网能源院原副院长胡兆光先生围绕《以AI技术应对源网储荷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的主题发表演讲。

胡兆光指出,人工智能发展迅猛,许多方法模型思路巧妙,如大语言(LLM)模型transformer中的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提取文字(token)的相关性,即特征提取,其思路很好,算法也很巧妙,通过Q,K,V矩阵其将相关性展示出来。但是,transformer不足之处在于采用穷举法,即将所有词汇全部进行概率计算,选取概率最大的作为预测的下一个词(token)。从而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而随着晶体管芯片的上限1纳米的到来,算力及以概率论为基础的算法将受到制约,需要有新的思路,研发新的方法、架构及模型,特别是神经网络的隐层数,需要优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层数,进而减少训练的数据及算力。在soro中的diffusion模型,其编码映射(从数据流形到隐空间),从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进行特征提取。解码映射(从隐空间到数据流形),从低维空间到高维空间,很有可能适用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仿真。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不断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及消纳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挑战。源网储荷如何协调、优化?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问题。可以通过应用人工智能的一些方法模型,解决一部分这些问题,行业的小模型、专业的精模型及高端思路的尖模型将是今后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国家电网能源院原副院长 胡兆光先生

 

论坛进入专题座谈阶段,座谈由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军威主持,座谈议题包括:AI标准体系架构、电力大模型与算法、专业模型构建路径 、AI边缘计算与设备、EMS 与储能、氢能、虚拟电厂,分布式智能电网、AI算力与算力安排等。

 

AI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座谈嘉宾

 

 

曹军威先生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主持论坛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罗平先生做“分布式智能电网:清洁能源消纳微电网”发言

他提出,在推进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光伏发电量占比越来越高,倒逼光伏电的消纳端不断在寻求“源网荷储”最佳解决方案。乡村分布式光伏,已经融合到居民建筑中,就近发电,就近消纳,为清洁能源的大范围应用场景提出巨大需求。采用云平台构架、分布式最小数智(清洁能源消纳)微电网技术,属于软件为主的解决方案,搭配少许物联网硬件,共享数智电源,接受云端智慧管控,完成光储充用(源网荷储)闭环,经济性好,适合大规模推广。最小微电网管控的资源包括:50至200平米光伏板发电(源1),家庭220V电源母线(网1),电动汽车V2G接口(网2),电动汽车充电(荷1),电动汽车放电(源2),相变储热罐(荷2),家用各种电器(荷3),配电网受电(荷4),配电网送电(源3)。通过云平台,结合软件和大数据+AI算法,在时间、空间、价格、能耗总量四个维度采样,进行四维AI优化决策,有序可控,构成自洽运行的微电网,AI按照电能节能算法,对微电网内资源进行分析计算,用AI给出最佳控制流程,确保充分利用好光伏发出的电能。建筑物用能(含供暖)占据国家总能耗27%,以上,民宿屋顶优先替换;在民宿微电网中,电动汽车V2G,一物多用,储电放电;搭积木组合式的微电网,降低资金投入,就地解决光伏发电与消纳,意义重大。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张罗平先生

 

河海大学电力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导华昊辰先生围绕“基于AI技术的虚拟微网集群动态‘局域自治’” 发言他提出:面向多个微电网互联形成的区域能源互联系统(该系统的主要能源供应来源于分布式光伏、风机等新能源)。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更多的设备可以参与系统调节,如,电动汽车、空调、储能,以及柴油发电机、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等分布式发电装置。面对海量可控设备,有必要研究相应的优化控制方法,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充分就地消纳,提高区域能源互联网系统运行经济性,包括合理使用储能、降低线路传输以及设备损耗、尽量少使用分布式柴油发电机等发电装置等。然而,对海量可控设备的全局控制将面临“维度灾难”的挑战。现有研究中基于地理分布的分区优化能够实现“降维控制”,但固定的分区无法应对上述场景源荷双侧的时空态势变迁。如,上午负荷会从居民区迁移到工业园区;光伏白天出力,到了晚上就基本不工作了。基于信息化手段描述系统状态变化,并据此将区域能源互联系统划分为多个可动态调整的虚拟微网集群并进行协同优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思路之一。因此,首先,需要研究基于全景感知的供需平衡时空变迁机理,构建知识一数据联合驱动的时空态势描述模型。其次,针对区域能源互联网设计合理的虚拟微网集群动态划分指标与方法。最后,设计多个虚拟微网集群能量协同优化策略及虚拟微网集群动态划分反馈迭代更新方法。相关研究能为含海量可控设备的区域能源互联系统的高效、经济、绿色运行提供支撑与参考。

 

河海大学电力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导 华昊辰先生

 

西北工业大学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委会委员徐进先生做“AI技术让绿色微电网‘会学习’”发言,他提出,绿色微电网是我国面向能源结构转型,解决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AI技术是赋能绿色微电网“会学习”,实现能源“安全、绿色、经济”的有效途径。反思传统微电网受大规模数据、风光天气条件的随机性、用户用能行为不确定性等因素带来的挑战,需要从过去建数学模型向现在建数据模型转变。AI技术赋能微电网“会学习”,构建“数据挖掘系统模型”,形成绿色微电网“算法体系”,赋予风光和负荷预测与调度等十项能力。减少对电力系统物理模型的依赖,从数据中挖掘系统的物理模型,形成能够处理以高维复杂信息作为输入的优化决策和结果输出的方法,提升微电网主动适应及自主决策能力,实现微电网的自学习、自适应、自诊断、自治理、高可靠性数字化运行。AI技术重塑微电网智能调控系统,将支撑我国能源结构“安全、绿色、经济”转型,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蹄疾步稳”走得更稳、更远、更好!

 

西北工业大学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委会委员徐进先生发言代表 王健宁先生

 

湖州新能源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王函韵 先生围绕“基于AI技术的分布式新能源预测技术”为主题发言。他提出,通过AI模型分析天气数据和历史辐照数据,并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将气象站的数据与其他数据源(如卫星遥感数据、地面观测数据)进行结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预测未来的太阳辐照情况,帮助光伏电站优化发电计划。同时,AI模型还能预测光伏板的积灰情况并提供清洗维护策略。此外,根据网源荷储互动,优化充放电策略,实现经济效益或碳排放约束下分布式智能电网的最佳运行。

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构建了一整套实证系统,通过安装气象观测站和高精度水平辐照仪,开展“数值预报-天气实测“、”功率预测-功率实测”双闭环系统。采用了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自定义学习率调度器,使用预热阶段后进行余弦衰减。模型结合了BiGRU编码器和Transformer解码器。通过输入数据通过两个双向GRU层进行编码,GRU层带有L2正则化和dropout。然后,经过多层Transformer解码器,每层包含多头注意力和前馈网络。接着,通过全局平均池化层汇总特征,最后经过多层全连接网络进行回归预测,取得实用化成效。

 

湖州新能源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王函韵 先生

 

无锡灏峰科技事务所(有限合伙)合伙人牟英峰 先生围绕 “ AI+边缘计算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安全保障”发言

他提出,早期我们没有意识到AI技术对能源类技术产品和应用的有利影响,近年通过与国网智芯、龙芯等第一梯队的云计算、边缘计算团队交流和学习,认识到AI的广泛和多样化应用价值,在油田抽油机领域,AI+边缘计算能有效降本增效,支持能源安全。早期参与延长石油等国家能源局微电网项目的调研与规划,随着实践深入,发现这些领域急需AI+边缘算力的支持,以实现大规模设备的实时调控。油田当前面临减碳、新能源利用及成本降低的迫切需求,并要求抽油机在各种参数变化下进行优化控制,达成绿电、节能及产量优化目标。传统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需求,AI+边缘计算成为实现精准调控的关键。同时,信息安全与数据安全同样重要。鉴于国外研究机构已发现电控系统等信息安全的漏洞,国内工业领域也对此高度重视。我们推荐使用国产信创技术,如国网智芯与龙芯系列处理器,具备强大算力及高级加密算法,能为AI+边缘计算提供安全可信的硬件与安全基础。

  

无锡灏峰科技事务所(有限合伙)合伙人

 牟英峰 先生

 

论坛执行主任林承桢先生做首届 AI+能源与能源数智化论小结。林承桢表示:我代表主办方、联合主办方、协办和支持单位做总结:依据论坛主题,组织了2个主题致辞、4个主旨讲演、8个主题讲演、7个座谈发言。AI+能源数智化论坛,是行业共同需求和努力下开展形成的;AI+能源数智化论坛,将政策与落地,能源与信息,技术与应用,国内与国际的技术发展结合并融合起来,目标是为行业的人工智能转型服务;AI+能源数智化论坛包括四部分 :AI顶层设计、AI技术、AI应用、如何推进,目前已形成完整的逻辑表述。也为明年论坛打下基础,明年新型电力系统的“模型”与“算法”体系是否成为重要内容,请提出建议。在此,衷心感谢各位讲演座谈嘉宾,衷心感谢参会的同行,让我们共同享受了这美好AI学习交流的下午。谢谢大家!

  

政、产、学、研、用、金专家企业家等各方面专业人士参加现场论坛,同时论坛在线上直播,嘉宾合影留念

 

政、产、学、研、用、金专家企业家等各方面专业人士参加现场论坛

 

政、产、学、研、用、金专家企业家等各方面专业人士参加现场论坛

 

 

嘉宾合影留念

在论坛的尾声,与会者们纷纷表达了对本次峰会的积极评价和对未来合作的期待。他们认为,通过此次论坛,不仅加深了对AI技术在能源领域应用的理解,而且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搭建了桥梁。专家们一致认为,AI技术与能源行业的结合,将为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能源产业向更加高效、清洁、安全的方向发展。AI技术将为能源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

国际电力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电力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电力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电力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电力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