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工程动态

舵落口220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1主变一次送电成功

来源:湖北送变电

时间:2025-04-30

4月30日17时16分

舵落口220千伏变电站改造工程

#1主变一次送电成功

微信图片_20250430172208.jpg

随着商业集群加速崛起

与居民用电需求不断攀升

这座承载着

武汉东西湖区、硚口区供电使命

32年的老站

通过原址旁新征地重建

实现“绿色蜕变”

新舵落口变

以占地仅9.6亩的集约化设计

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微信图片_20250430172715.jpg

作为华中地区首座全环保气体

220千伏智能变电站

本站投运后

新站将陆续承接老站的供电使命

并在华中地区首次应用VR智能巡视技术

以绿色环保设施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

工程计划于6月3日全面投运

届时将成为

今年武汉电网首个投产送电的迎峰度夏重点工程

微信图片_20250428200219.jpg

32年老站改造带来的

工期紧、技术难、协调多等重重压力

并没有打消分公司的昂扬斗志

方向明则思路清

目标明则步履坚

在重重高标准、严要求下

变电施工分公司不断

破解症结顽疾啃下 “硬骨头”

打通堵点难关化解 “拦路虎”

不负建设使命跑赢 “终点站”

“绿色”又“智慧”

新一代智慧变电站示范项目“登场”

d8362bbfec0b1ca95872f6376aeff8f.png

依托省电力公司区位优势与城市形象定位,武汉舵落口智慧电力园区创新采用围合式布局。新舵落口220千伏户内变电站坐落于数创中心与武汉运维中心两大核心建筑之间,巧妙将周边通道规划为内部高效办公动线,屋顶花园则打造市民参观路径。基于高标准的生态绿化与噪音管控标准,项目设计对公司的施工技术、工艺标准提出严苛要求。

微信图片_20250429002031.png图片3.png图片4.png

公司将装配式建造技术贯穿全站,建筑主体采用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全栓接技术,外墙板则采用铝镁锰板复合实现“0叠装、0涂刷”施工。本站屋顶建设光伏系统,打造低碳变电站的同时,主建筑物外立面通过全玻璃外墙等时尚设计,与周边景观相融合,与城市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

2025-03-31 161532.jpg微信图片_20250430172956.jpg微信图片_20250430173025.jpg微信图片_20250430173009.jpg微信图片_20250430172951.jpg微信图片_20250430172938.jpg

作为华中地区首座全环保气体220千伏智能变电站,舵落口变创新亮点纷呈。110千伏配电装置中首次应用环保气体GIS设备,实现设备绝缘无氟化,220千伏GIS设备采用混合气体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超70%。

螺蛳壳里做道场

高标准设计要求“倒逼”施工本领升级

微信图片_20250430174139.jpg

打破常规变电站分期建设惯例,本站采用 “本期即终期” 建设模式,一次性投运3台240兆伏安自冷变压器,最大限度控制噪声的同时,采用全国首创的双侧风道主变散热器室,主变散热器与本体变斜向分体陈设,将散热器露天设置以强化散热效能,同步在下方错层布置无功设备,创新采用“以空间换平面”的错层设计,将变电站优化为地面一层,集约用地的同时,实现降耗延寿双效提升。

25b2ea6f55c0d4f8275bc099e857743.jpgffbab73edc6c30e90cc299c070759c8.jpgce20e30e53423c472f12d9bed67afc1.jpg微信图片_20250423093802.jpg微信图片_20250423093826.jpg

为契合高标准设计要求,从空间布局到技术工艺,每个环节都对施工团队的专业能力与应变水平提出严苛考验。主变安装时,二楼承重横梁严重限制吊车作业范围,套管、水冷等设备吊装空间极为狭窄。项目部提前谋划,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对照标准工艺逐项排查质量要点。

针对主变安装过程中的起重、高空作业等风险点,常态化开展吊装作业起重机械关键安措执行情况,以及变压器顶部防高坠临边防护措施专项检查,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现场施工人员竭尽全力,在逼仄空间中精准操作,突破环境复杂、工期紧迫等难题,最终高质量完成3台主变的安装任务。

打响老站改造负荷转移“攻坚战”

整合资源11个对侧“分兵作战”

由于舵落口变在电网结构中的重要地位,较以往同规模220千伏变电站,本站不仅出线间隔多,线路迁改和转移也极其复杂,涉及临近带电设备更换等多重高风险挑战。

按照省调以及武汉地调停电计划安排,自4月23日至6月3日,本站分4个阶段需要完成11个对侧站、涉及16套保护装置更换的协同改造施工,从初始阶段的220千伏泉舵一回保护换型到110千伏舵翠一二回线路运行改造,再到220千伏舵锅线调试,涉及多段同时停电施工的同时,保护更换及线路改接的作业难度也大幅提升。

线路迁改方面,新舵落口变将分批次拆除旧舵落口变的220千伏9条线路,并依次接到对应站点形成新的线路,将原变电站与系统断开,实现负荷的稳妥转移。

微信图片_20250428214151.jpg30a08b39acf4f0b5c24514c9621d969.jpg

分公司迅速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对接业主、监理、安监、运检、调度等部门,抽调后方骨干担任工作负责人,在项目部的统筹安排下,调试、安装人员“分兵作战”,与对侧站点运行人员对接工作计划,以精细化管控确保施工质量与进度双达标。

狭窄空间里的 “穿针引线”

26项特殊试验任务按期告捷

微信图片_20250423094148.jpg

耐压试验工序复杂,主变试验因产品结构限制,需经频率响应、短路阻抗、方波校正等试验后,还需完成高压侧绕组回油密封、真空循环等多项前置步骤才能开展感应耐压及中性点耐压试验。220千伏主变进线电缆则受套管安装位置制约,需更换9次试验套管从而完成所有电缆局放耐压。220千伏GIS设备密集、空间受限,耐压设备在逼仄间隔中极限搭设,试验距离逼近临界值。

微信图片_20250423094156.jpg微信图片_20250423094159.jpg

为确保4月中旬前完成全站设备4类26项特殊试验任务,特试班不得不“穿针引线、见缝插针”般分段推进各类试验任务。试验过程中,凭借精密规划与专业技术,克服空间狭窄、多日阴雨天气、与华翔及龙泉抢修交叉重叠等不利因素,有序完成主变、GIS、高压电缆等试验过程中,凭借精密规划与专业技术,克服空间狭窄、多日阴雨天气、与华翔及龙泉抢修交叉重叠等不利因素,有序完成主变、GIS、高压电缆等关键试验,所有耐压试验一次性顺利通过。

众擎易举

创新手段解锁调试“加速度”

3a366dd72898af9b665d3512e884732.jpg

面对多对侧多站协同送电的紧迫任务,分公司抽调后方骨干担任工作负责人的同时,工程技术部派出继保精锐增援,凝聚合力攻克难关。

DJI_20250220134924_0072_D.JPGDJI_20250220135038_0076_D.JPG1bbbc565606c9b01fd404121a4a32c2.jpg微信图片_20250430160550.jpg

在送电的攻坚阶段,调试团队秉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严守节点”的核心原则,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全体成员满负荷投入工作,应用自动对点技术提高对点效率、主变短路试验测主变极性以及10千伏一次注流替代CT二次线核对等创新手段,大大简化调试流程、提升调试效率。

特别声明

国际电力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电力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电力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电力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电力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