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电力资讯

用电困局与破局:储能如何改写6亿人的用电命运?

来源:国际能源网

时间:2025-07-11

当全球多数地区早已习惯24小时稳定供电时,非洲大陆仍有超过6亿人挣扎在“用电荒漠” 中。

这片拥有14亿人口的土地,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能源鸿沟——撒哈拉以南5.67亿人处于无电状态,农村地区用电率仅20%。

频繁的停电、脆弱的电网与爆炸式增长的能源需求形成尖锐矛盾,却也催生了全球最具潜力的储能市场。

能源裂痕:

城市的停电常态与乡村的无电宿命

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工厂里,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终年不息。

但这个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长期面临电力供应不稳定问题,矿业企业每小时因停电损失数百万兰特。

在肯尼亚内罗毕,当前工业电费平均电价约为0.175美元/千瓦时(约合1.24元人民币),高昂的电费迫使纺织厂老板们在白天关闭生产线,转而在电价低谷的深夜开工。

而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贫民窟,家家户户门口几乎都摆放着小型发电机,刺鼻的柴油味成为城市空气的“标配”。

这个非洲第一大经济体,电力供应缺口常年维持在50%以上。

2022年,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实施了前所未有的限电措施,全年停电天数累计超过200天,为近年来之最。部分地区每天停电时长甚至超过10小时。

2023年,南非的电力危机进一步加剧。全年创下332天停电的全球纪录,平均每天停电超过10小时。

这一数据表明,南非的电力危机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

城市的困境尚且如此,农村地区的用电状况更是触目惊心。

在坦桑尼亚的村庄,孩子们仍在煤油灯下写作业;马拉维的农户无法使用电动水泵灌溉农田;赞比亚的偏远社区居民要步行五公里才能找到一个付费充电点给手机续航。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农村用电率仅20%,部分国家甚至低于5%,基础设施的缺失直接制约着当地发展的可能性。

这种能源困局背后,是每年200亿美元的投资缺口。

随着非洲人口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预计2050年全球每5个新生儿就有2个来自非洲),城市化率不断提升,电力需求正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传统电网建设完全跟不上需求增长的步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从权宜之计到核心架构:

储能将改写非洲能源规则

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的一个村庄,一户村民屋顶安装着两块光伏板,连接着一个5kWh的储能电池。

这个总造价不到3000美元的系统,让全家首次用上了稳定的电灯、电视和小型家电。

以前用煤油灯,每月要花15美元买煤油,现在一次性投入后,几乎没有后续成本。

现下,这正是非洲储能市场爆发的微观缩影。

截至2024年,非洲储能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AFSIA最新《2025年非洲太阳能展望》报告显示,2024年非洲储能总装机容量达到?1.64GWh?,较2023年的157MWh增长超过10倍。

目前已有18GWh的储能项目正在开发中,其中南非、塞内加尔、马拉维等国家计划建设500MW以上的大规模储能设施。

其中微电网储能规模可能冲到5GWh,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这种爆发式增长并非偶然,在电网不稳定或缺失的地区,储能技术正在重构能源供应逻辑。

户用储能成为农村能源革命的先锋,占非洲新能源市场的40%份额。小型光伏+储能系统让无电家庭跳过传统电网阶段,直接进入清洁能源时代,单套系统可满足基本生活用电需求,投资回收期通常在3-5 年。

工商业储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南非一座金矿安装的500kW储能系统,不仅避免了停电导致的生产线停工,还通过峰谷套利每年节省30万美元电费。

肯尼亚的鲜花农场采用光储柴混合系统(光伏+ 储能 + 柴油发电机),将能源成本降低20%以上,同时保证温控系统稳定运行。

关键设施储能保障社会运转底线。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医院,储能系统与柴油发电机组成双备份电源,确保手术室、ICU和冷藏疫苗的电力供应。

非洲各地的通信基站更将储能视为标配,华为等企业提供的基站储能方案已覆盖超过5万个站点。

技术路线的迭代进一步加速了储能普及。

目前非洲储能市场以锂电池为主,但钠离子电池也已开始崭露头角——2023年肯尼亚启用全球首个商业化钠电微电网,其成本比锂电系统低30%-40%,特别适合对成本敏感的农村市场。

预计到2025年,钠电在分布式储能领域的渗透率可能超过15%,为市场带来更多元的选择。

商机版图:

非洲各区域储能市场的特色与潜力

非洲储能市场并非同质化的整体,不同区域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征和机遇。

东非以肯尼亚为核心,形成了最活跃的市场生态。这里聚集着200多家中国企业,从华为、宁德时代等巨头到各类中小厂商,构建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肯尼亚政府提供增值税减免、进口关税优惠等政策,2024年推出的“全民电力计划”明确要求新开发的离网项目中储能占比不低于60%,推动市场快速扩容。

西非的尼日利亚是最大单一市场。这个拥有2.2亿人口的国家,400多家中国企业在此布局,从大型储能电站到便携式发电设备均有覆盖。

政府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30%的目标,对储能项目给予10年免税期,仅拉各斯州就有超过50个微电网储能项目正在推进。

南部非洲的南非则展现出规模化发展潜力。作为非洲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2025年启动的616MW国家储能项目招标吸引了全球目光,预计未来三年储能需求可能增长300%。

矿业、制造业的大规模储能需求,推动着南非成为非洲首个形成GW级储能市场的国家。

中非虽起步较晚,但蕴藏巨大潜力。刚果(金)凭借丰富的钴矿资源,正吸引储能产业链布局,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

欧盟计划建设的跨国电力线路项目,将带动周边国家配套储能设施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商业模式的创新更让储能产品触达更广泛的用户。

在坦桑尼亚,有企业推出“按度付费”模式,用户只需支付少量押金即可获得储能设备使用权,按实际用电量付费。

赞比亚的“储能即服务”方案允许中小企业按月租赁储能系统,无需大额初始投资。

机遇与荆棘:

储能蓝海下的非洲市场暗礁

尽管前景广阔,非洲储能市场的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

供应链问题尤为突出,多数设备依赖进口,物流成本占售价的15%-20%,部分内陆国家因清关效率低下,导致设备交付周期长达3-6个月。

本地技术人才短缺也推高了安装维护成本,一套储能系统的安装费用往往比发达国家高出50%以上。

竞争格局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在赞比亚,2024年因缺电危机引发的市场热潮,导致两个月内上百家中国企业涌入,部分中小厂商为争夺订单打起价格战,甚至出现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情况,随后不得不通过降低配置、减少服务来维持运营,这种无序竞争正在损害市场信誉。

但长远来看,非洲储能市场的增长逻辑并未改变。

随着全球产业链向非洲转移,本地化生产逐渐兴起。

宁德时代已在摩洛哥建设电池Pack厂,华为在南非设立储能研发中心,这些布局将逐步缓解供应链瓶颈。

更重要的是,储能技术正在重塑非洲的能源经济。

离网地区通过储能跳过传统电网阶段,直接进入清洁能源时代。电网覆盖地区则借助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从约翰内斯堡的工厂到马拉维的村庄,储能技术正在为非洲编织一张全新的能源网络。

这不仅是商业机遇的爆发,更是一场关乎6亿人生活改善、关乎非洲发展命运的能源革命。

当最后一盏煤油灯被储能供电的LED灯取代时,非洲将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时代。

特别声明

国际电力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电力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电力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电力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电力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