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工程动态
来源:湖北送变电
时间:2025-05-16
5月14日21时36分
华翔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顺利送电
本站于2024年11月28日GIS设备进场
正式进入电气一次安装工作
对于现场安装与土建施工
存在多处交叉作业的复杂环境
在此期间项目部统筹协调
采用“错峰施工”的方式
于2025年4月27日完成全部
电气设备安装、试验、调试工作
作为宜昌人民翘首以盼多年的民生工程
工程建成后将显著增强中心城区供电可靠性
有效解决智能电器、电动汽车等
新的能源结构带来的电力供应不足问题
为西陵区奋进百强城区
实现高质量发展充电供能
提供坚强保障
错峰施工“抢”空间
多专业协同并进 “拼” 时效
宜昌华翔(至喜)输变电工程作为湖北省重点电网工程,新建240兆伏安主变压器2组,220千伏线路出线4回,110千伏线路出线7回,葛二江侧线路起点为新大学路与黄河路交叉口北侧现状电缆下线塔A1、A2,新建电缆线路长1.7千米(I回),1.97千米(II回)。白家冲侧线路起点为黄河路现状电缆下线塔附近电缆接头井N4、N5,新建电缆线路长1.81千米(I回),1.97千米(II回)。
该站于2023年6月开工,2024年11月28日开始电气设备安装,2025年1月15日交直流系统带电,2025年4月27日完成所有土建施工和电气设备安装、试验、调试工作,以及220千伏出线电缆施工及验收工作。
面对现场设备安装与土建施工交叉作业的复杂局面,电气和土建项目部采取“错峰施工”方式,推动设备安装和土建施工齐头并进、高效联动。电气项目部和电缆项目部共同商定和推进施工节点,在电缆进仓、抽真空充气、耐压试验、线参测试等工作中高度融合,步调一致。
本次宜昌华翔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线路为220千伏葛至二回、220千伏至白二回以及110千伏至湖线,土建、电气、电缆项目部众志成城,统筹协调,做好下一阶段送电任务。
U 型窄巷里的“施工智慧”
利用夜间时段与多次转运突破运输瓶颈
因地处三峡大学内,华翔220千伏变电站不仅受市政管理约束,设备运输车辆仅被允许夜间卸货,而且受限于校园内复杂地形,设备卸货作业与周边通行存在冲突,加之站内呈“U”型狭窄布局,运输通道极为局促,大幅增加了设备转运与安装难度。
项目部灵活调整策略,采取“两班倒”模式,利用夜间进行设备转运与安装。针对站内“U”字型狭窄通道,安排小型运输工具多次转运,并在关键点位设置专人监护,筑牢施工安全防线。
空间受限不“设限”
“机械化”组合拳加速变电站核心设备安装
由于本站将220千伏、110千伏GIS设备集成布置在单栋配电装置楼,设备转运通道狭窄,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室内安装,现场采取机械化施工手段,替代常规圆筒就位方式,首次采用电动遥控搬运小车进行GIS设备就位,后续应用履带式吊车、电动绞磨等机械设备进行安装。
由于是室内变电站,现场采用5吨履带式吊车及3吨履带式吊车进行吊装工作,履带式吊车展开支腿形似蜘蛛,体积小、重量轻,最大作业半径可达16米。在施工过程中,履带式吊车展开支腿,牢牢撑在事先铺好的钢板上,随后缓慢旋转,伸展吊臂进行设备吊装工作,通过合理采用“机械化”手段,仅用24天就完成220千伏及110千伏GIS主体安装工作。
强化施工质量管控
确保安装成品工艺精良
GIS室内安装工作中,项目部做到五级防尘标准,采取地面铺设地板革、在小室出入口设立风淋间、作业人员穿防尘服、粉尘测试仪持续监测洁净标准、在设备入室前做好室内清洁等措施,最大限度保证施工区域洁净无尘。
施工现场严格实施施工质量预控,树立品牌意识,严格检查施工工序,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到人。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加强工程质量过程管控,做到内实外美。
国际电力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电力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电力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电力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图片正在生成中...